
最近有粉絲來面交取貨,有興趣的人就會順便閒聊一下房事。
其中有位問道:「現在利率變高、中國房價崩盤、
美國房地產市場處於高利率環境,
很有可能引發全球性金融系統性危機,
整體大局似乎看壞,你現在買房會不會太不智? 」
這就讓我想到,記得和代書有一次聊天,
她說:「聽說很久以前的房貸可以貸到95成。」
我笑著說:
「不用聽說,我就是那個有貸過95成的見證人」
記得那時為了結婚而買房應該是2004年,
台灣在2003年才從SARS感染區除名,
房市一片哀悽,哀到我連都市傳說級的房貸利率都能遇上。
2010年因為懷孕,
所以再換房買了一間大一些的房子。
當時正值2007年美國雷曼兄弟破產,
引發全球金融海嘯,而我剛好當時在外商銀行工作,
不偏不倚的處於海嘯震央。
再來就是2013年先生因為轉職,
所以我們搬回台北又再換了屋,
沒想到3年後,2016年政府祭出房地合一稅1.0,
於是當年的房市交易量跌到只剩24.5萬戶,
比SARS時間的交易量更低,房市慘綠。
這次更絕了,就在我找房的期間,
直接就公布房地合一稅2.0,人生怎麼可以就這麼巧合,
這題我也很想要問問老天爺
這樣回想起來,我還真是很衰,
每次都是買賣都在房市很慘淡的時期,
會擔心嗎?當時我傻呼呼的不太關注宇宙的運行,
覺得世界的紛紛擾擾與我何干?
每天還是矜矜業業、認認真真的工作,
付著我可以承擔的房貸,就算第一次遇上95成的房貸利率機會,
我們也只買了舊公寓的頂樓,沒有過度擴張自己的財務槓桿。
量力而為,日子都可以安穩的過,
一直到現在。
什麼時間點最適合買房?
這個問題好像沒有人能解,一些理財專家在電視上
說得一付自己可以預測房市走勢,其實也都是事後諸葛。
人算永遠不如天算,世界的雜音太多,
有時就聽自己的內心聲音就好,只要能承擔又有需要的時間點,
應該就是最好的時間點了吧。